早前到加拿大多倫多度假探親,朋友少不免問我是否去酒莊喝冰酒(Ice Wine),因為這次私務繁忙,行程緊密,未能如往年一樣抽身到酒區考察,惟有等下一次旅程吧,但我還是向朋友強調,加拿大不獨冰酒優質,其他紅白乾葡萄酒都有出色之作,尤其東岸安省(Ontario)的黑皮諾(Pinot Noir)、雷司令(Riesling)和莎當妮(Chardonnay)絕不要低估,經常都有教人驚喜的酒品出現。
文:梁淑意
加拿大冰酒味道甜美,最適合配搭甜食,如中秋蓮蓉月餅。
說起冰酒,加拿大的可算是「後起之秀」,要數冰酒老大哥一定是德國,這裏是冰酒的原產地,另外奧地利、盧森堡、美國俄勒岡等地亦有生產冰酒,但論產量最大的,就是北美的加拿大。我有好幾位酒友偏愛舊世界酒,甚是偏心德國冰酒,有點瞧不起新世界酒,對加拿大出品竟有點不屑,但事實上我把兩地的冰酒蓋去酒標讓其品嘗,兩國的冰酒風格確實有點不同,然而結果就是他們兩者都喜歡,證明偏見是存在的。
冰酒的起源其實是個無心插柳的故事,1794年,一位酒莊主人發現自家葡萄園的葡萄在採收前遇上冷天氣,竟然冰了,奈何不得不將葡萄榨汁,惟有硬着頭皮進行榨汁釀酒,豈料結果是出人意表的好甜酒,從此世界上多了一種醉人甘露。到了七十年代,即歐洲釀製冰酒後的百多年後,德國移民在加拿大的安省和西岸卑斯省(British Columbia)也發現風土條件適宜釀製冰酒,於是投放資源鑽研葡萄種植和釀酒,發展自九十年代後起飛,後期更取代德國成為全球冰酒最大生產國。
把葡萄園結冰的葡萄榨汁,可以釀製出甜美的好酒。
酒體較重
德國和奧地利的冰酒名叫Eiswein,加拿大的是Icewine,由於水土、天氣和葡萄品種不同的關係,德國的冰酒通常比較輕身,顏色較淺,香氣有較多清麗花瓣、香草、香薰等風味,爽甜芬芳,奧地利的與德國大概類同,酒體會稍稍豐滿一丁點;加拿大版本酒體一般較重身,線條略厚,味道濃郁,充滿蜜糖、糖漿和乾果調子。喜歡清秀細滑口感的,德國和奧地利的會是閣下的「那杯酒」,愛濃濃富麗馥郁的,加拿大版本肯定是最佳選擇。整體來說,德國和奧地利的冰酒產量沒有加拿大的穩定,德奧的冰酒不是每年都有,大約每三四年才有一個冰酒年份,加拿大的安省氣候適合製造冰酒,每年都有一定產量,世界的冰酒出口量最多市場,因此楓葉國雄霸盟主之位多年。
冰酒的採收要在寒冬進行,秋天已過成熟期的果實會收水,農夫要用網保護葡萄,以免被鳥兒啄食。到了冬天,寒冷天氣能持續於攝氏零下8度或以下,葡萄內的水分確保已經凝固後,工作人員便會在晚上以人手採摘,採收後的葡萄會馬上在寒冷環境下進行榨汁,葡萄內的水分維持凝固的冰狀態,被排走後便是甜汁,再以極度緩慢的速度發酵釀成瓊漿玉液。由於葡萄已經收縮至乾果狀態,榨出的汁液糖分濃度非常高,冰酒的產量是重質不重量,每株樹可能產出極少量的酒,是正常餐酒的百分之十五,所以成本高昂,售價也因此比一般餐酒貴得多。
冰酒的酒精度較低,約為10度左右,味道甜美,適合配搭甜食,中秋蓮蓉月餅就是其中一道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