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環望世界,是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周年,是俄羅斯十月革命百周年,是香港回歸20周年,也是《台灣電影宣言》發表30周年。《台灣電影宣言》為台灣的新派潮電影揭開新一頁,聯繫着香港的創作環境。今年香港獨立電影節的焦點專題,正是希望讓觀眾從新角度理解「台灣新電影」。
台灣與香港關係密切,文化電影環節也是相輔相成,《台灣電影宣言》當年刊登之時,亦有不少香港電影界人士支持,如石琪、徐克等。《宣言》有三要點,其中一點針對當時評論「新電影」的文章,希望發展更多元、讓台灣電影更百花齊放的評論,也是為台灣的新浪潮電影發聲。
文:卡夫卡
展示當年
今年香港獨立電影節以此為題,帶來一系列八十年代的台灣新電影,包括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這作品確立出導演的風格,以長鏡頭表達人文關懷。電影中展示的城鄉哀愁,正是當年台灣年輕人面對的情況;楊德昌的《海灘的一天》展示出女性變得獨立的成長過程。八十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電影表達出女性不再是弱者,更可以自主控制理想及情感。
另外亦有柯一正《帶劍的小孩》,以一宗兒童失蹤案,展現兩性在轉變中社會的地位變化;王童《看海的日子》改篇自黃春明的同名鄉土小說,描寫主角遭養父母賣為妓女,透過生小孩得到救贖,被喻為是台灣新電影文學改篇之上品之一;張毅《我這樣過了一生》同是文學改篇之作,改篇自蕭颯的《霞飛之家》,以外省女性嫁到台灣的一生為骨幹,呈現東方女性的傳統美德。同時收錄萬仁的《超級市民》,以主角到台北尋找妹妹的故事,展示當時都市急速擴張的社會問題。今次更邀得台灣新浪潮的重要人物小野(李遠)到港舉行座談會,探討台灣的政治社會情況如何孕育出新浪潮。
家的想像
除了台灣的新浪潮導演,亦有本地及海外的單元,討論當地的問題。單元「香港獨立視野」包括許雅舒的《風景》及陳耀成的《撐傘》同樣以風傘運動為背景。郭偉倫的《片甲不留》展示的是中國藝術家們面對「聽話」與否的情況。
單元「(沒有)家的想像」包括各地的獨立電影作品,如德國反移民暴動的《我們年輕, 所以勇武》,故事是1992年德國羅斯托克的暴動,信奉新納稅的年輕人對經濟低迷的不滿,發洩於非我族裔的新移民身上──故事是否似曾相識?同由德國導演操刀的《沒有國,哪有家》則是科索沃戰爭的劇情長片,展示在仇恨的社會氛圍下,跨越種族的愛情故事。故事題材與現今社會的情況似近還遠,也是了解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