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作家白樺早前逝世,享年89歲;他寫的劇本《苦戀》,在兩岸分別拍了電影,大陸版把劇本改編為《太陽和人》,導演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彭寧,1980年內部放映即遭封殺,而由導演王童執導的台灣版《苦戀》獲得票房成功與廣大迴響,得到1982年金馬獎最佳攝影獎。
《苦戀》在內地被禁已38年,台詞「您愛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至今仍在網上流傳;白樺生於1930年,原名陳佑華,河南信陽市平橋區中山鋪人,中學時期學寫詩歌、散文、小說;1946年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共產黨;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61年在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任編輯及編劇;1964年在武漢軍區話劇團任編劇;八十年代《苦戀》被禁播事件發生後,白樺仍堅持文藝創作,1985年於上海作家協會任副主席。
可國家愛您嗎
《苦戀》講述具有才華的畫家凌晨光年輕時被國民黨追捕,流亡海外,在外國生活穩定,有洋房、汽車等,1949年中共建政後,凌晨光懷建設國家熱情,拋棄一切與家人返國。他融入新中國,卻遭文革摧毀幸福家庭,一家三口被迫住進沒有窗戶、沒有陽光的破屋,還被打到遍體鱗傷。後來女兒有機會出國,凌晨光仍然反對,但女兒臨行前反問他:「您愛國家,苦戀國家,可國家愛您嗎?」凌晨光無言以對。
白樺著有長篇小說《媽媽呀,媽媽》、《每一顆星都照亮過黑夜》、《愛,凝固在心裏》、《哀莫大於心未死》、《遠方有個女兒國》等;詩集《金沙江的懷念》、《白樺的詩》、《我在愛和被愛時的歌》、《白樺十四行抒情詩》等;長詩《鷹群》、《孔雀》;話劇劇本集《白樺劇作選》、《遠古的鐘聲與今日的迴響》、《孿生兄弟電影劇本選》;散文集有《我想問那月亮》、《悲情之旅》;短篇小說集包括《邊疆的聲音》、《獵人的姑娘》;中短篇小說集有《白樺的中篇小說》、《沙漠裏的狼》;隨筆集《混合痛苦和愉悅的歲月》;演講集《白樺流血的心》;電影文學劇本則有《山間鈴響馬幫來》、《曙光》、《今夜星光燦爛》、《苦戀》、《孔雀公主》,俱已拍成電影,其中《曙光》和《今夜星光燦爛》膾炙人口,《今夜星光燦爛》更被譽為中國戰爭題材影片的一個里程碑。
白樺的長詩《孔雀》及十四行詩展示出其才華橫溢,而電影佳作《山間鈴響馬幫來》、《今夜星光燦爛》等人物生動、詩情盎然。他1982年給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寫過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2015年,由當年的導演、北京人藝老藝術家藍天野再次把它搬上舞台,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演,並舉辦「越冬的白樺詩歌朗誦會」,朗誦會尾聲他上台朗誦晚年作品《一棵枯樹的快樂》:「本來我就已經很衰老了,已經到了俗話說的風燭殘年。請透過我的創口看看我的年輪吧;每一個冬天的後面都有一個春天……」
白樺的童年活在日本人侵略的陰霾下,才7歲的白樺便要面對抗日戰爭,他的父親給日軍活埋,母親帶着他們幾兄妹艱難地生活。1942年春,白樺與孿生兄弟葉楠(陳佐華)一起考入潢川中學初中部,課外大量閱讀文學作品,1947年參加中原野戰軍,1949年加入共產黨;1952年曾在賀龍身邊工作,此後在昆明軍區及總政治部創作室任職創作員;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遭開除黨籍與軍籍,在上海八一電影機械廠當鉗工,直至1979年獲平反,恢復黨籍,在武漢軍區文化部工作。
追溯情歌來歷
白樺的《一首情歌的來歷》,在追溯情歌的來歷時,對真情的追慕與抒寫中,在極具民俗色彩的情景中,在具有詩情畫意的境界中,謳歌愛情的忠貞與執着,發自內心的愛情呼喚遂成為愛情交響曲。
小說主要情節是,抗戰期間,巴黎里昂音樂學院的高材生李智毅然回國抗戰,他滯留雲南時住在鐵匠舖,與依香產生感情;他應徵入伍,卻不幸腦神經受創失去知覺,依香以情歌唱醒他。
白樺善於思考、敏於探究,許多作品為深思之作,《一首情歌的來歷》或對當代物慾社會重物輕情的不滿,濃郁的地方色彩民族特色,創造詩情畫意境界,具有藝術魅力。
撰文 : 占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