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賢慈善基金(FIF)主席王幼倫(Michelle Ong)
《優雅生活》每年都有幾個必做的專題,「Women Empowerment」一定是其中一個大。有職場上努力打破glass ceiling的,有在各方面都值得被celebrate的,有努力在不同領域戰鬥的⋯⋯
來到今年的女性專題,不約而同都有一個共通點:傳承。兩位受訪者包括領賢慈善基金(FIF)主席王幼倫(Michelle Ong)跟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創辦人暨周大福教育集團總裁及執行副主席鄭余雅穎兩位本已是成功女性,因此銳意透過自己的賦權經典傳承給下一代,FIF今年就舉辦了開幕以來最大型的藝術、科學、外展、教育與籌款多合一的多個大型活動,而鄭余雅穎.培菁女性創效基金則設下目標,透過培養她們的數碼技能及科技思維,於2025年前啓迪一萬名香港新世代女孩。第三篇的《給十九歲的我》則回顧了張婉婷導演透過鏡頭去見證一群千禧年出生、2011年入讀英華女學校的女生的成長故事。三位女性都有過人的魅力與獨特的見解,見證同時empower下一代的年輕新力量。
TEXT BY JAZ KONG PORTRAIT BY BEN TAM PHOTOS COURTESY OF FIF
領賢慈善基金(FIF)主席王幼倫(Michelle Ong)
王幼倫:領賢慈善基金(FIF)──以藝術為跨世代溝通橋樑
今年暑假,有一件事大家一定會記得的,就是港九新界都有恐龍現身!有一個 keyword 相信都出現在大小朋友橫跨幾個generations的腦海中,就是「恐龍」——即使是《侏羅紀世界:統治霸權》都未必如大迴響,社交媒體上不斷「洗版」的,是 6 至 7 月期間於尖沙咀海港城及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辦的 「夏日快閃:機動恐龍展」,以及仍然於香港科學館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的珍貴恐龍化石標本展覽。恐龍,相信是不少世代的共通話題,好似沒有誰會不喜歡恐龍;因此,一向致力以藝術與文化項目推動香港發展的領賢慈善基金(First Initiative Foundation,下簡稱為FIF)今年就以恐龍為主題,舉辦了開幕以來最大型的藝術、科學、外展、教育與籌款多合一的多個大型活動。FIF如何以今年的一連串活動示範了十二年過去了但仍能保持初心,以藝術、文化及教育活動去 uplift 香港?作為FIF的主席王幼倫(Michelle Ong)亦擁有超過25年為不同慈善團體效力的經驗,她理想中的FIF又如何可以與年輕一代繼續發展?
早前於海港城舉辦的「夏日快閃:機動恐龍展」回顧
比慈善的意義更大的,是回饋
FIF今年所舉辦的一系列恐龍展覽可說是嘔心瀝血,在疫症與俄烏戰爭下完成,單是暴龍化石的來源都改變過四次,於科學館舉辦的籌款晚宴亦因限聚令的改變而不斷作大幅度的更改;在重重困難下仍然堅持舉辦各戶外、內展覽及community outreach活動,Michelle形容只想為香港人帶來歡樂,「這三年大家真的過得不容易,所以我很想送到這份禮物給香港人。」相信不少讀者都有到海港城及時代廣場的 「夏日快閃:機動恐龍展」及workshop!這是科學館展覽以外的外展項目之一,將恐龍熱潮帶到社區,引入兩隻1比1原大的機動恐龍——它們是由古生物學家親自監督下,利用最新的科學知識重構,它們不僅看起來栩栩如生,更會發出叫聲及擺動身體,其呼吸和咆哮就像活生生的動物一樣,不少大小朋友參觀時都笑容滿滿;兩個商場的展覽圓滿結束後,FIF亦會將恐龍們移到新界不同地區如圖書館讓更多小朋友可以接觸到它們。「我們之所以將老少咸宜的體驗帶到社區,是為予讓各區的市民都可以輕鬆參與其中,為大家帶來更多歡樂,and spark curiosity,並支持及推廣藝術、文化、教育。」同時,Michelle所擁有的二十五年以上籌款經驗並非「講笑」,今年疫症令聚會異常困難,但Michelle仍然集結了城中八位名廚共米芝蓮二十星,為籌款晚宴無私出力。經歷重重困難仍然堅持,是因為兩個字:回饋。疫症以來,在香港大迴響的活動可能十隻手指可數,能夠衝出香港的更少之又少;因此,Michelle希望藉此機會向世界推廣香港,提升香港在世界的文化地位——就連CNN等外媒都極之重視是次恐龍展,可見舉足輕重。
於科學館舉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
其實除了今年各個大型恐龍展,FIF都經歷過不少困難重重的展覽,包括2020年時為大家帶來的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The Uffizi)的40件傑作展覽,因為要連結香港不同世代的人,Michelle認為最好就是透過藝術,因為藝術、文化是跨世代、跨種族、跨界別的共通語言。但更重要的,是因為Michelle認為「自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自然希望可以以宣傳香港為己任。」加上三位子女自年幼起就在外國長大,雖然聽Michelle及家人的意見而回流,但大時大節卻已忘記很多習俗,Michelle更覺要透過文化去harness自己對香港的感情,「回饋這個出生地是很重要的,找不到歸屬感就永遠都只會像這個地方的客人一樣。」
Michelle的三位子女一起參與恐龍展的籌款宴會(左起:FIF的常務總監Amanda(張詩賢)、Michelle、女兒Jennifer(張詠賢)及FIF年輕會員Adrian(張嘉慶))
與其說傳承,不如說crossover
除了恐龍展、籌款及機械恐龍巡迴之外,其實FIF還有多個合作,包括跟很多香港人的童年回憶——《櫻桃小丸子》,和本地的網上學習平台Snapask攜手,一起舉辦名為「我和恐龍有個約會」的教育拓展計劃。 這個計劃由Michelle的女兒Amanda(張詩賢),亦即FIF的常務總監親手包辦,內容很豐富,包括由小丸子和花輪同學帶領的週末導賞團、雙語故事書、STEM線上課程、電子探索日誌等,無論大家在博物館內館內,都可以享受獨特的觀展體驗,以一個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恐龍和學習相關的科普知識。還未完的!原來恐龍展還有壓軸的科學跟installation art的聯乘,將會在今年年尾面世,這個大型展覽原來是Michelle的兒子Adrian(張嘉慶)負責,他亦為FIF的年輕成員,跟隨Michelle的步伐為慈善出力。
Michelle除了為FIF花盡心神之外,她亦為高級珠寶Carnet Jewellery的創辦人之一及設計總監,她形容兩個崗位同樣要求對細節的極致,因此其實並不大分別;但比起這兩個崗位,家庭仍然是最重要的。
Michelle說自己是幸運的,除了因為傳承重要之外,「that’s their future!」說的不只是Amanda或Adrian的將來,而是FIF、以至整個世代的將來,Michelle笑言自己可當恐龍展的第九個展品。以Amanda為例,她於2018年FIF跟ifc合作將暴龍「T.A.D.」帶到來香港並舉行「MEET THE T. REX:探索暴龍世界」慈善展覽其實已經是重要的一份子,但她的慈善之路可追溯到十多歲時為郎郎的慈善音樂會準備宣傳物資,Michelle形容為順理成章,因為三名子女從小就見到媽媽為紅十字會、童軍、Nature Conservancy等各慈善團體效力而種下善心的種籽。但幸運之外,兩代人的磨合其實都不易,「尤其是social media的宣傳,這個世代不論做了什麼都要即時公告天下,這個跟傳統的宣傳、溝通方法是好大分別的,這方面就最不習慣。」跟女兒共事,意見的交流是必然的,「女兒經常叫我不要take it personal,但FIF是我的心血,又可以如何不personal呢?」但想深一層,Michelle就覺得自己的方法真的未必可以可以走下去,「我明白我這代人的想法,正如Amanda都會自然理解到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想法,見解不同是當然的,若然我堅持close minded的思想,只會帶領FIF走回頭路。」因此,Amanda跟Adrian的加入只會令Michelle有更大的動力去改變。
為FIF籌款的三場恐龍慈善晚宴邀請了來自多個不同界別的人士,包括四歲的IG KOL Lucy跟媽媽,中間的Michelle戴着的亦是Carnet的最新設計項鏈,別具創意及風格。
FIF的將來,就像Michelle的經驗一樣,要延續對傳統的堅持——但仍然不可與現代脫節。看着香港的art scene過去十年的變化,香港大眾與藝術的距離愈來愈近,加上不同產業跟藝術crossover,多元藝術形式不斷出現,tech art、digital art等,「藝術一直變化,因此我相信,藝術普及化幾是一個不會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