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az Kong 圖片由大館提供
你試過近距離細看霓虹燈嗎?有沒有發現原來它們是「有生命」的?指的是玻璃管內不斷流動的惰性氣體(noble gases)如neon(氖氣)、argon(氬氣)等,彷彿是血管裏流着的血,為霓虹燈管、霓虹燈招牌注入生命——亦因如此,大館的「霓續」展覽的英文名稱是「Vital Signs」,流動的氣體猶如心跳脈搏,有節奏有律動;它們,亦曾是讓香港大街小巷充滿生機處處的命脈。後來,基於安全理由以及收緊了的建築物條例,這些曾是代表着香港的大大小小招牌(旅發局早兩年在招牌一邊被拆仍另一邊廂以此為香港的「賣點」)一個又一個被拆下來。
打卡以外,由step 1開始了解霓虹招牌,應該會更懂得欣賞它的美,以及它們的保育價值。展覽一開始先介紹了霓虹燈的命脈──入面的氣體、與相關的發明家及發明史:大家又知道當年的noble gas發現重要得讓科學家們奪下諾貝爾獎嗎?不久之後,惰性氣體的應用亦隨即商業化,當中的應用包括大家熟悉的霓虹燈。香港街道夜景之所以可以五光十色,全因不同色調的霓虹燈及招牌,參觀者亦可說展覽的互動裝置了解其中幾種顏色的氣體combination及化學作用(簡單一點說,大家所見到的霓虹燈是來自玻璃管入面的neon或argon等惰性氣體與水銀在電荷(electrical charge)下的化學反應,在九十至千禧年代霓虹燈業最鼎盛的時期就曾發明了上百種霓虹燈顏色,現今只剩約二十九個顏色可選。另一個相信大家都會有興趣深入認識的是霓虹招牌的製作方法,原來一個霓虹招牌的誕生需要多個工序,包括書法家、屈管師傅、鐵器師傅、招牌油漆師傅等多個繁複工序。場內的不同展覽部分都有播放紀錄片,讓大家見證修復霓虹燈、拆卸招牌、昔日街景等不同時空。不是每個招牌都可以幸運地及時被愛惜及保育,展覽亦有展示了原來「招牌」跟「廢棄物」的命運只差一線,讓人感到惋惜。有留意港產片的話,相信都會記得去年有一套以製作霓虹燈為主軸的電影《燈火闌珊》,展覽中亦有展出戲內「妙麗」燈牌,而特備節目亦有電影放映。
日期:即日起至9月3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8時
地點:大館01座複式展室、洗衣場石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