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麥當勞日前播放宣傳片,聲稱他們所用的雞肉絕不打生長激素,廣告片引起台灣的養雞團體不滿,因為影片令觀眾誤以為其他雞農在飼養過程中施打生長激素。
事實上俗稱激素的「生長荷爾蒙」不能放在飼料中讓雞隻吸收,一定要一隻一隻雞分別注射,這樣不但在運作上有難度,而且生長激素不便宜,一劑激素的價錢比一隻雞還貴,業界根本不可能使用激素。商業用白肉雞只須35天便可上市是因現代養雞設備及環境先進,飼料配合雞隻所需的營養,育種技術也不斷進步,所以飼養5周就可以長到2公斤。雖然這樣生產的雞肉味道薄,但絕對沒有激素。
利用民眾對食品科學的無知來達到宣傳效果的例子屢見不鮮,媒體明白玩弄數據、拋一些民眾不明白的名稱就可以引起大眾注目。
食品科學知識不足
若我告訴你一顆蘋果驗出高量的硫胺和五羥基己醛,前者能透過靜脈注射造成過敏性休克,而五羥基己醛在血液的濃度,跟糖尿病及老化疾病有高度相關性,你一定會以為這顆蘋果是什麼黑心食品。其實硫胺是維他命B1的學名,而五羥基己醛就是葡萄糖,都是最普遍的營養素,天然蘋果含有的物質。
一般大眾對複雜的科學數據沒有興趣,倒是「超標」或「致癌」等詞彙能吸引大家注意。
任何物質都能夠造成毒性,但劑量才是引致毒性的因子,即使科學上證明某些物質致癌,在現實中,適量進食這類食品其實沒有問題。例如人們常說鹹魚致癌,事實上以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天吃7.5條鹹魚才會攝取超標的致癌物。試問可有人每天吃這麼多鹹魚嗎?
香腸和煙肉普遍含有被世界衞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硝酸鹽,事實上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要吃75條香腸或176塊煙肉才會超過安全攝取量。
從以上數據看來,所謂「致癌」應該改成「過量攝取會致癌」。我們教育兒童不要揀飲擇食,可是近年成年人都很挑食,坊間各種流言說這個致癌、那個有毒,背後卻沒有什麼科學證據。民眾不了解食品產業,對各種不認識的科學名詞產生敵意。
食品工業中有很多議題都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以「基因改造」為例,自1996年基因改造作物商業化至今已22年,大部分理性討論都被情緒和恐懼掩蓋。
近年媒體或環保組織都喜歡挑起大眾的恐懼心理,加上民眾對食物缺乏知情權,造成不少由無知而引起的恐慌。只要維持均衡飲食、注意衞生,食物很少機會引致疾病,也不應迷信所謂專家的言論,要自己多做資料蒐集,查看資料來源分辨消息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