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地道的香港味

2016-12-23


大學三年級時曾到台北一所大學當交換生,有幸在「寶島」生活近五個月。人在異地,剛開始時對周遭事物總是特別新鮮,尤其是遍布街頭巷角的滷肉飯、鹽酥雞、蚵仔煎、芋圓仙草、珍珠奶茶等各種「在地台灣味」,價廉味美,一直都是香港人的心頭肉。

文:何文欣_藝術工作者

Image description

然而出乎意料,兩個月後我竟強烈地思念廣東菜!台式手搖飲品店、芋圓仙草店、牛肉麵滷肉飯等近年在香港遍地開花,但要在台北解鄉愁,卻是毫不簡單。台灣夜市裏的小店不少會以「港式茶餐廳」作招徠,但裏面賣的大多是凍檸茶、奶茶、菠蘿包等小吃和飲料,正宗廣東菜幾乎都隱身在大飯店裏的粵菜廳。

變化萬千

後來,每當和外國朋友談起家鄉菜,我總是向他們極力推介我喜愛的香港家常料理薯仔炆雞翼、魚香茄子、金銀蛋莧菜等,並揚言他們一試便會迷上。如此自信,與廣東菜的源流與發展有關。廣義上的粵菜融合了順德、中山、番禺、東莞等地的飲食習慣,包括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海南菜四個流派,菜式多樣、食材運用變化萬千。它不似川菜般過於辛辣,又不似淮揚菜般清淡,能迎合一般大眾口味。

而當廣東菜發展至講求多元文化的香港,又得到進一步發展。早年香港是漁港,常有新鮮漁獲,便創出避風塘炒蟹、避風塘鮮魷等菜式。而深受遊客喜愛的「煲仔飯」,也是在香港發揚光大。小小的砂鍋內放上生米及食材,然後放在瓦斯爐或炭爐上燜煮,煮成後開蓋淋上甜醬油,用湯匙把鍋邊的飯焦刮下翻拌,好香!還有由此衍生的煲仔菜,如砂鍋魚頭煲、豆腐火腩煲、八珍豆腐煲等,皆常見於大牌檔及茶餐廳,講求快、靚、正,完全體現地道港式文化。

說起粵菜,怎能不提「老火湯」?香港人向來無湯不歡,從小到大我家的餐桌上亦總會有一窩熱騰騰的「媽媽牌愛心靚湯」。點一圈火,各種營養成分及老廣府人的智慧便在瓦煲中翻滾。我家習慣先上湯後上菜,小時候常覺得喝湯麻煩,只想快點舉筷大快朵頤,長大後才認識到這碗湯水背後的食療價值及藥膳文化。廣東湯講求養身,又要配合時令季節,如夏天喝清補涼瘦肉湯去濕開胃、秋天喝西洋菜南北杏燉陳腎可以潤肺健脾,都是母親們的智慧及心力結晶。

寫稿時我剛好在外旅行,轉眼已離家兩個月。提筆時一直依靠記憶重塑我腦中的「香港味」,不禁慨嘆,當探索新事物的熱情褪去,原來我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味道。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