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度假地方,餐飲水準或成為首要考量,譬如馬爾代夫,因為一住進去就「足不出島」好幾天,一天三餐都是在酒店內消費,食物不好吃,又難受又掃興。住過的馬爾代夫酒店有七八家,當中餐飲水準給我留下極佳印象的有香格里拉、Dusit Thani、The Residence,供讀者參考。
法菜先鋒
到日本泡溫泉,當然是一泊二食。通常日本溫泉旅館膳食水準都不錯,做得出色亦不乏其人,好像箱根的Hiramatsu便是其中佼佼者。幾個月前接到一個邀請,去體驗住宿(順便利申),我的回應是:「去住溫泉酒店,找旅遊作家不就可以嗎?我是寫美食的,恐怕不合適吧?」對方答覆是:「我們是以美食作招徠的溫泉旅館,希望客人被我們餐廳的水準吸引而來,所以特別需要懂得美食的業內人士來評鑑一下。」聽到這裏,能不好奇?
Hiramatsu對於自家餐廳是很自豪的,跟他們集團創辦人很有關係:他就是平松宏之(Hiroyuki Hiramatsu)。老饕看到這名字可能覺得有點熟悉:沒錯,他早在19年前就在巴黎開同名餐廳,是日式法菜的先鋒,如沒記錯,他更是第一個在巴黎摘得米芝蓮星星的日籍法菜大廚,當時開業短短三個月就摘得一星,可謂轟動一時。近期大家看木村拓哉主演的《摘星廚神》(又譯為《東京大飯店》)看得熱血沸騰、淚眼汪汪,劇中木村所做的日式法菜兼具形與魂、蘊含至與美,有賴此劇美食顧問,Quintessence的岸田周三,是當代的日式法菜代表人物。這些都是大家在這個年代耳熟能詳的名字,但日式法菜能夠獨立成派、蔚然成風,不得不提及作為開荒者平松宏之這一號人物。多年前,年僅二十的平松宏之從東京遠赴巴黎學藝。那時對這位年輕廚師不只帶來廚房的視野震撼,還有飲食現象上的:他發現法國有許多好餐廳匿藏於鄉間海邊,但饕客總是不惜迢迢路而來,只為了一嘗味蕾上希冀的美味所願。年輕人當下立志:總有一天,我要把這個概念帶到日本。
1982年,平松宏之學成歸國,和太太在西麻布開了一家法國餐廳,亦是東京法國餐廳先驅之一。日本人一向對法國有莫名其妙的情意結(聽過「巴黎綜合症」嗎?是好些日本人到巴黎後發現並不如想像般美好,夢想破滅後所患上的精神病!),不難想像當年這餐廳受歡迎的程度。累積了口碑、建立了知名度兼掌握了將日式料理本質融入法菜的脈絡,才在2001年反攻巴黎開店。想來是基礎穩當、日式法菜的風格在當時來說非常前衞鮮明,很符合巴黎以及巴黎人追求獨特感的調性,很快就被市場肯定。從此,平松宏之成為日法飲食文化交流的橋樑,更把法國美食勢力輸入日本:是他把Paul Bocuse餐廳引入日本,開在六本木的國立美術館內,這也是Paul Bocuse第一家亞洲分店,備受矚目的程度前所未有。如今,Paul Bocuse在東京有4家分店,價格實惠,確實是吃傳統法菜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