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lj.hkej.com
Skip This Ads

劉晉:生態友善耕作

2017-02-03

城市人和大自然的關係疏離,各式人造產品和化學品滲進我們的生活。五六十年前不曾有「有機」一詞,因為那個時代未有化學肥料和基因改造。今天我們倒過來把天然生產的食物稱作「有機」,「有機」總是給人「離地」和「小圈子」的感覺,因為有機產品的價格普遍比常規貨色貴。

文:劉晉

Image description

現代飲食生產不但給人類製造健康問題,亦危及天然環境和其他物種。2009年台灣南部官田,一種當地受保護雀鳥:水雉,連續兩年因為吃了浸泡過農藥的穀物而大量死亡,水雉數量跌至全台剩下二百多隻,「友善大地」就是在這個情況下成立。創辦人楊從貴本身從事科技業,半途出家當了農夫,他認為農業不能用GDP和ROE去衡量,農業是一件對生命尊重的事。「友善大地」旗下的菱鄉米以生態保育優先的原則生產,現在水雉數量增至七百多隻。

台灣「友善大地」是一個由農夫組成的社會企業,其宗旨就是以生態友善的耕作方式生產糧食,令其支持者吃到最新鮮、美味的食物。「友善大地」和多個農場合作,協調不同農場的出品,為農戶建立銷售網絡,在台北和台南都有物流中心,每天把台灣各地和進口農產包裝並運往台灣各地的客戶。經過幾年努力,友善大地的客戶包括當地大企業和MUJI Cafe。

楊從貴認為有機農產不單要吃得到,更要讓人吃得起。他精於計算和控制成本,友善大地的宅配服務只要100元台幣(約28港元)就有約一公斤有機蔬菜送到訂家的門前。他希望未來能夠引入RFID技術,人們隨時可查閱蔬菜的生產資訊。

小學餐飲革命

友善大地不但銷售有機食材,更為學生提供健康午餐。台灣小學的午餐一直被人詬病,原來現行每份午餐的食物成本才不到20元台幣。友善大地跟政府合作試行午餐計劃,逢星期二提供三餸一湯兩份白飯的素食午餐,全用有機食材和人道飼養雞蛋,把利潤都計在價格內才賣30元。學校供應有機午餐,不單孩子吃得健康,更會了解吃的菜是隔壁的爺爺種,培養兒童對土地和農業的認識。業界亦因此得益,能說服更多農夫實行有機耕種。

機構要有利潤才能持續下去,近年台灣很多年輕人投身農業,楊從貴認為是好事,但經營農業不易,他不希望年輕人「帶着熱情進來,帶着傷痕離開」。友善大地的經營模式給香港農友一個很好的示範,有機本身不應只是農業,更是一種生活態度。

BLOG